5月12日下午,复旦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第一议题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校党委书记裘新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等学校党政领导出席会议,相关党政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副校长姜育刚,校长助理、科研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彭慧胜作交流发言。
裘新指出,要掀起学习热潮,凝聚发展共识。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历次考察上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增强把握机遇、立足上海,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上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增强融入和推动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与正在开展的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提升广大师生对学校深化改革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要聚焦服务上海,强化使命担当。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加快在前沿、高端领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支持体系和先行区建设,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创新策源和创新服务能级,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贡献复旦力量。
要抓住AI机遇,融入创新生态。用好上海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的成功经验,找准角色定位和切入点、发力点。在基础研究端,发挥好学科集群优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同时加强对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和咨政服务。在人才培养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3.0,大力推动AI4E,依托创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人工智能领域的“干细胞”式人才,为“年轻的事业”造就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在成果转化端,加强创新生态建设,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人工智能成果转化体系。
要加强前瞻谋划,下好发展“先手棋”。在全国大局中精准定位,着眼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型大学建设为主线,使规划更好体现复旦的比较优势。
姜育刚表示,高校作为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肩负重要使命。作为双一流高校,复旦理应发挥学科综合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要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切实增强重大前沿方向的创新策源能力;推动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加强人工智能和各个学科之间的协同创新;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年轻学者勇攀科技高峰;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彭慧胜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复旦深化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行动指南。要努力建成基础研究创新的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主动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建立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系统,加强校级科研服务共享平台建设;建成科学智能融合的最前沿,把AI4S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战略抓手,持续推进科学智能生态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建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前沿,大力加强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高质量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