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化学家、化学教育家,中国电化学的开拓者之一,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浩青同志,于 2010年7月18日8时58分在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7岁。
吴浩青简介
吴浩青,物理化学家,1914年4月22日生,江苏宜兴人。
1931年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1935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41—1946年任湖南蓝田师范学院理化系讲师、副教授,1944年在《美国化学学会会志》上发表论文《芳香氨基醛及酮的合成》。1946—1952年任上海沪江大学副教授,1952年我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后,任复旦大学化学系副教授。
吴浩青先生目睹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教育事业和科学事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感到为国为民贡献自己才学的时机到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反复推敲物理化学中的每个概念,把抽象的概念讲得生动活泼,透彻易懂。他主张理科学生既要有雄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必须有扎实的科学实验能力。因此,他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 1957年,他筹建了研究双电层结构、电极表面性质的实验室,建立了测量双电层电容、表面吸附、交流阻抗的方法和实验系统。这是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电化学实验室,成为我国电化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1961年吴浩青先生任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推动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的发展。他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急国家所急,想国家所想,于1957年系统研究锑的电化学性质,确定了锑的零电荷电势为负0.19士0.02伏,得到世界公认,并载入国外电化学专著。
1965年,上海长宁蓄电池厂研制储备电池,委托吴浩青先生研究氟硅酸的电导率与百分浓度的关系。当时有人认为这是无名无利的课题,但吴浩青先生不顾工作繁忙,毫不犹豫地承担下来,亲自动手,夜以继日,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这一课题,为储备电池的生产提供了数据。现在生产上采用的仍是他当年提供的最高电导率的浓度。
1976年,在国家“768”工程——数字地倾仪的研制项目中,吴浩青先生承担了传感器电解液的研制任务。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有关资料国外又对我国封锁保密,工作条件十分困难,吴先生运用他多年电化学研究的丰富经验和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出色地完成了数字地倾仪中导电液的研制任务。该倾斜仪在上海能测得固体潮和墨西哥、菲律宾等地发生的地震波,获得1983年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
1977年,吴先生对桥臂在10KΩ的交流电桥提高测量低电导电解液的灵敏度又做了改进,为测量凝胶电解质电池的内阻、测量离子交换膜的电阻和有机溶剂和无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和手段。
1978—1980年,吴浩青先生又完成了飞行平台上用的电导液的研究,满足了使用单位的要求。这一成果获得1980年国防科委科技成果奖。
1980年后,吴浩青先生已进入古稀之年,但他老当益壮,坚持从事锂固体电解质、高能电源锂电池及其放电机理的研究,首次提出了高能电源锂电池的嵌入反应机理,受到国内外电化学界的关注。1984年吴浩青在第十四届国际能源会议上发表了《锂-聚乙炔电池中的电化学嵌入反应》的论文,首次提出了锂在共轭双键高聚物中的嵌入反应机理,再次在这个问题上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锂电池嵌入反应机理”这一成果,获得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981年,吴浩青先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学部委员,1988年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化学开放研究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1989年任第五届国际锂电池科学顾问委员会委员和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国际电化学会会员等职。1990年任第二届亚洲固态离子学会顾问委员会委员。
吴浩青先生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60多年,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学、科研人才,不少人现已担任教授、总工程师、研究所所长、系主任等职务,为我国教学、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是中国电化学研究的开拓者,已完成7项基础理论研究和国家急需的应用项目研究,其中“锂电池嵌入反应机理”、飞行平台用电导液等4个项目获国家教委和国防科委嘉奖,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著作60余篇(部),著有《电化学动力学》及合编《物理化学》教科书等。《电化学动力学》在1998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德国Springer-Verlag出版社联合出版,2001年台湾科技图书出版有限公司又出版了繁体版,近日重版了简体版。吴先生直到90余岁,仍坚持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带领他的一批学生们对固态离子学、嵌入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吴先生近年来在嵌入反应的研究中又获得新进展,开发出新的功能材料,已用于全固态锂二次电池的研制,并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