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讯 日前,我校附属华山医院迎来了几位特殊的“病人”:五名来自世界最权威的医院品质评审机构——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CI)的评审官员,分头“潜入”华山医院,以一名新入院病人的视角,从进入医院大门一直到住进病房接受医嘱处理,对涉及医疗服务的几十项环节进行了全程追踪。最终,华山医院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上海市首家通过JCI国际认证的医院。

(国际评审官员在听取现场汇报)
华山医院申请JCI认证的工作启动于2007年底,那一年,是华山医院建院100周年,为提升“百年老院”的综合管理能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医院领导将战略眼光投向了以“病人安全第一,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为目标的JCI国际医院管理标准。
此前,在中国大陆,仅有4家医院通过了JCI认证,而华山医院作为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三甲医院,规模大、病人多、许多“老习惯”根深蒂固,如何“消化”有着14个章节、329条标准、1159项测量要素的JCI国际医院标准?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
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在老医院与国际标准的融合中,观念不断碰撞,困难重重。但无论是医院原先的管理方式,还是新引进的国际管理理念,都是以保证病人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为最终目的的。
因此,当理解了JCI标准正是通过一系列严格、细致、具体的制度来规范服务流程,把影响病人安全和医疗质量的因素降到最低后,职工们都乐于学习新的规范和理念。
比如,危急检查结果的报告形式,过去有些病人在医院做完检查后长时间没有来取报告,等到来取时发现化验结果异常,已经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而JCI标准要求,检验、放射、病理等检查科室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危及病人生命的情况时,必须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医生,及时处理,为病情的诊治争取宝贵的时间。同时,标准详细规定了电话通知的程序。
医疗设备的使用状况与病人的安危息息相关,JCI标准中对此也有详细的规定。在推进设备维护标准的过程中,华山医院将JCI标准中设备维护数据的记录,与医院过去对设备前期采购费用、后期维修成本等数据的记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这一系列数据的横向比较,为医院新设备的更新选购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这一新老结合的JCI“中国模式”受到了评审官员的肯定,表示将以此作为“全球模板”进行推广。
华山医院将以通过JCI认证为契机,积极推进医院各项工作再迈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