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祖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7月23日举行

发布时间:2009-09-02

新闻中心讯 7月23日,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电光源专家、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教授、原副校长蔡祖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蔡祖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7月17日12时36分在华东医院逝世,终年84岁。

  蔡祖泉同志逝世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对蔡祖泉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属表示慰问,并送花圈;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副部长曹健林对蔡祖泉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送花篮。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陈豪,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晓明,上海市红十字名誉会长谢丽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表示哀悼并送了花篮。

  蔡祖泉同志逝世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发来唁电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等高校,北京电光源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国家电光源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等单位,中国照明学会以及各地照明学会,中国照明电器协会以及各地照明电器协会。蔡祖泉同志生前好友西安交通大学原校长史维祥、日本松下公司资深科学家神谷茂也发来唁电表示沉痛哀悼。

  在蔡祖泉同志生病住院期间,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前往医院探望。蔡祖泉同志逝世后,正在外地出差的杨玉良校长致电向家属表示慰问。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到医院送行,并向家属表示慰问。常务副校长张一华前往家中悼念并向家属表示慰问。王卫平、燕爽、陈立民、刘建中、蔡达峰、陈晓漫、桂永浩、许征、金力等校领导也以不同形式表示哀悼和慰问。

  蔡祖泉同志逝世后,我校成立了以杨玉良、秦绍德同志为组长,王小林、陈晓漫同志为副组长,秦莉萍、周亚、刘季平、周志成、丁言雯、陈良尧、朱建艺、姚佩玉、朱绍龙为成员的治丧小组,负责蔡祖泉同志的治丧工作。

  对蔡祖泉同志的逝世表示哀悼并送花篮的有复旦大学全体党政领导。上海市总工会、中共上海市委老干部局、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市教育工会、上海市教卫党委老干部处、上海市劳动模范协会,以及蔡祖泉同志家乡浙江省临安市人民政府、中共临安市高鸿镇委员会、临安市高鸿镇人民政府等单位也赠送了花篮。送花篮的还有杨福家、王零、谷超豪、胡和生、王威琪、李同保、周勤之、蔡向东、杜仁伟、强连庆等同志。此外,全国近30家照明行业骨干企业向蔡祖泉同志赠送了花圈。

  遗体告别仪式由校党委副书记王小林主持。到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并送花篮的学校领导有校长杨玉良、党委副书记王小林。其他领导有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中国照明学会理事长王锦燧、中国照明电器协会理事长陈燕生、上海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张中韧等。我校老领导邹剑秋、宗有恒、金兆良等也前来为蔡祖泉同志送行。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有教师、学生代表,以及与蔡祖泉同志一起工作、学习过的同志,共计550人左右。
  不少曾与也以不同方式表示哀悼,并前来为蔡祖泉同志送行。


  附:蔡祖泉同志生平

  蔡祖泉同志1924年11月出生,浙江余杭人,自学成材,是工人出身的电光源专家。1978年晋升为复旦大学教授,1981年9月担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历任复旦大学副校长、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所长、中国光学学会首届副理事长、中国轻工业学会首届副理事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主席、上海照明学会理事长、中国照明学会副理事长、国际电光源学术会议组织委员和顾问委员。曾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蔡祖泉同志早年进入上海中法制药厂从事玻璃仪器制作工作。194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领导下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51年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参加X光管研制。1952年调入复旦大学,在物理系电真空实验室继续从事X光管等真空仪器研制工作,在此期间研制成功了X光管、直立式三级玻璃油扩散泵和麦克劳水银真空计,为后来的新型电光源开发研究和生产建立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蔡祖泉同志于60年代初,在复旦大学创建国内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从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只高压汞灯起,取得了新型光源研究的系列成果。其中被誉为“人造小太阳”的“长弧氙灯”获1965年国家科学发明二等奖;“碘钨灯”获1965年国家科学发明三等奖;他主持研究的大功率短弧氙灯水冷钨-铜阳极制造项目获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1000瓦—3000瓦拍摄外景用的直流镝钬灯获1980年国家发明三等奖; H型节能荧光灯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紧凑型高效节能灯获199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蔡祖泉同志在致力于研究的同时,还不断进行理论探索,撰写学术论文、参加国际交流。他曾发表了三级玻璃油扩散泵原理、玻璃与金属封接、玻璃和石英封接、无极荧光灯、微型卤钨灯、长弧氙灯、高显色性高压钠灯、紧凑型荧光灯工程开发研讨等论文,参加编审《电光源原理》、《光源电器原理及应用》、《实用霓虹灯技术》等近二十部光源与照明专业著作。从1983年开始,他连续6届担任国际电光源学术会议的组织委员和顾问委员。

  蔡祖泉同志高度重视培养人才工作。改革开放后他将电光源研究所大多数青年教师陆续送到国外进修和工作,对所带研究生悉心指导,还正式提议在复旦大学开设光源与照明工程系。在复旦大学领导的全力支持下,他团结全体科研人员,积极创造条件,1984年复旦大学光源与照明工程系获国家教委特批成立,迄今已为国家培养了几千名光源与照明领域的优秀人才,其中大部分成为该领域的骨干力量。

  蔡祖泉同志有极强的事业使命感和民族责任心。为使中国照明科技事业尽快融入国际照明学会大家庭,蔡祖泉同志奔走协调,牵头召集国内各地光源和照明研究单位,扭转各自为政的态势,于1988年成立了中国照明学会。同年,中国照明学会申请加入国际照明学会获得通过。

  蔡祖泉同志在国内电光源领域有泰斗之称,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多年来,他一直至力于申办在中国举行国际光源学术研讨会。他认为中国电光源研究几十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要举办世界电光源界的最高盛会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在蔡祖泉同志的倡议和全国光源科技界及复旦大学的支持努力下,复旦大学电光源研究所终于取得了第十一届国际光源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权。会议于2007年5月20日—24日在复旦大学成功举行,这是第一次在中国,也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国际光源学术研讨会,受到了国内外光源界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1992年3月,蔡祖泉同志离休。离休后他仍然活跃在所钟爱的光源事业中,坚持每年做出一两个专利,为国内光源企业发展建言献策。蔡祖泉同志的一生,是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一生,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奋斗不息的一生。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员、离休干部,也是一位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他对光源与照明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卓越贡献,给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