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9日,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成立仪式暨首届“长三角发展论坛”在我校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潘世伟教授和校党委书记秦绍德共同为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揭牌。市经委、市合作交流办和我校相关领导出席了当天的成立仪式。在随后进行的首届“长三角发展论坛”中,各界专家学者就“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合作和协调联动”展开了讨论,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献计献策。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也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实现“四个率先”的重大战略步骤。
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的成立是复旦大学接轨国家区域战略规划,发挥自身的综合学科优势,服务上海、服务长三角、服务全国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研究院力争通过学术合作与互动,真正为长三角的发展发挥“智囊”作用。

立足多学科资源 打造开放式平台
我校拥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这为开展长三角发展的综合集成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学科背景支持。学者们也在研究过程中与各地行政部门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与世界银行等境外机构开展了合作研究。
在此基础上,研究院将充分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借用现有的合作资源,开展长三角发展的综合研究,进一步推进文科与理工科、文科与医科的交叉融合,力争打造开放式研究平台,瞄准长三角发展的重大战略,攻克长三角发展的重大难题,将研究院建设成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开放式的研究机构;一个全方位合作交流、互利性的合作平台;一个为政府决策咨询、交互式的信息窗口;一个为科研增加活力、多层次的培育基地。

整合研究成果 培养研究团队
在过去几年中,来自我校许多院系的专家学者,已经将目光投向长三角,他们积极关注、参与长三角的发展研究,形成了一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管理、环境等学科40多人的长三角研究基本队伍,承担各类各级项目(课题)100多项、发表相关论文120多篇、专题研究报告约40份、出版专著10余部;主办和承办国内或国际学术会议10次,8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奖、一批研究成果和研究报告被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纳。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课题“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空间协调发展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课题子项目“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的特殊性研究”等,均为长三角发展提供了决策咨询。
在此基础上,新成立的长三角研究院将整合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各种科研力量,形成研究团队,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提升决策咨询能力,协同创新。
创新机制模式 建设特色项目
长三角研究院借鉴了国外先进研究院的组织架构设计,将使用项目团队制作为最基本的管理模式,使研究院能真正吸引到关注长三角的科研人才和课题,。此外,研究院还将努力探索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联动合作机制,在条件成熟的地市或大型企业设立研究院的基地。
同时,研究院将建设一批特色科研项目,如建设基于复旦研究特色、特长的长三角发展研究数据库,综合学者研究成果编制“长三角发展透视”和“长三角研究通讯”,发起召开“长三角发展论坛”等等。通过一系列机制创新和特色平台建设,复旦大学长三角研究院将真正提升服务社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