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思荟2013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论坛聚焦人员管控风险

发布时间:2013-04-01

3月22日,博思荟2013中国人力资源发展与管理论坛于李达三楼2楼报告厅拉开帷幕。400余位企业人力资源高管、我校校友、特邀嘉宾等莅临此次盛会,共同就“管控人员风险提升组织效率”话题展开讨论。我院职业发展中心黄智颖主任主持了本次论坛。

我院陆雄文院长在论坛中致辞

活动伊始,我院陆雄文院长首先致辞。他介绍了学院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方案,表示学院通过举办博思荟等大量公益性合作项目扮演好大学传播思想引领社会的角色,并希望学院培养的人才也具有社会公民责任感,能够作为全球的领导者,为中国梦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发言的最后,陆雄文院长留下了“社会上人才的高溢价”和“校园里学生急于实习影响学业”这两个现象的问题,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出本次人力资源论坛的讨论,引发各位来宾的思考。

随后,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CEO及全球高级合伙人刘渊先生代表怡安翰威特致欢迎辞。他概述了从09年至今,市场和经济定位的几次波动对国企、外资和民营企业的不同影响,以及中国市场人力成本上升对各行各业企业运作带来的冲击,并希望通过此次论坛契机,能将这些发现与收获和在座诸位有所分享。

精彩发言 聚焦发展

其后,学院企业管理系苏勇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以“人口红利丧失之后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为题,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经济和企业运作在逐渐消失的低成本劳动力优势下如何应对的问题。

我院苏勇教授阐述了“人口红利丧失之后中国企业的应对之策”

他首先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表示在政府政策、内需扩大和产业同质、资源限制等条件下,经济总体增长但速度放缓将是中国经济整体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他指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大量劳动力供应充足,使国家经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现象。中国人口红利已经在去年出现拐点,劳动年龄人口首次下降。他引述二元经济模式观点,结合中国“招工难”现象加以说明,中国的人力资源正逐渐稀缺。对此,他提出面对严峻的挑战,企业应该提升员工素质、提升组织效率等六大对策。最后,苏勇教授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知常知变,做实做先。”赠与在座嘉宾,结束了这场精彩的演讲。

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全球合伙人张宏先生则就“Manage people, performance and profit in China”话题进行了阐述。他通过现场调查,分享了关于不同城市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观点。随之,其同事Tony进一步介绍了其核心数据业务以及各人才评估平台,并强调人力资源的服务既需要打开大门听客户的声音,又要以数据成为上述分析的基础。

怡安翰威特大中华区副总裁张宏先生分享了关于不同城市人力资源风险管理的观点

圆桌讨论 分享智慧

在精彩的嘉宾发言之后,红星美凯龙副总裁谢坚,百特医疗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林意清和绿地集团人力资源总经理王朔妤三位嘉宾,在张宏先生的主持下,针对企业管理当中怎样来管控人力资源的风险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林意清女士分享了所在公司全球医疗研发中心选址的经历,说明人才资源是影响公司商业扩张的重要因素。王朔妤女士则针对在全球化以及商业结构重构过程中人才风险的管理,介绍了核心团队的选择、培养以及机制约束。谢坚先生介绍了红星美凯龙企业文化中如何从快中寻求平衡点,以及中层干部怎么灌输理念。嘉宾们风趣的发言引得台下阵阵掌声。嘉宾就“企业管理中怎样管控人力资源风险”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

本次论坛还就“领导人才的知识储备,大数据视角”和“革新退休福利,激励留用新工具”两个议题分别在李达三楼报告厅和史带楼友邦堂举行进一步探讨。

怡安翰威特首席领导力顾问沈喆先生从大数据角度对领导人才的管理进行了分析,表示从人群中找到、识别、留住和培养稀缺人才都可以基于大量的人口数据搜集和分析来实现。而怡安翰威特福利业务负责人孙帆先生则结合当下国家如何设计养老金支取方式的热点,提出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的共同力量将是养老金的三个来源,企业应当在这其中扮演“支柱”作用。他建议管理养老金可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保险类的企业“弹性福利制度”,最终形成完备的福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