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1日上午,原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主席成思危莅临管理学院,做客首期“复旦兴业问学讲堂”。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天舒、学院党委书记黄丽华等出席讲座,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孔爱国教授主持了本次演讲。

虚拟经济视角看汇率
演讲之初,成思危教授简练地分析了汇率脱离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之后,货币的虚拟化趋势。他认为其虚拟性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货币的发行不再以黄金和美元储备为基础,以政府的信用为基础。第二,货币本身的价值没有客观标准,通常用购买力作为衡量指标,但其购买力在不断变化,货币的价值也时刻处于变动之中;第三,货币本身成为一种商品,汇率的变动会造成套利机会;第四,出现大量以汇率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品,进一步虚拟化,容易成为投机工具;第五,汇率成为各国间政策博奕的工具。成教授指出:如果每个国家能以全局利益为重,各方也许能均衡受益,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汇率政策及原则
接下来,成思危教授着重讲解了我国的汇率政策及相关原则。他一上来便声明:汇率问题是主权问题,决定权在国家,不能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这是第一条基本的原则。第二,在当前情况下,汇率要在合理均衡的基础上保持相对的稳定。“要认真、客观分析各种对我们汇率施压的因素。除了政治因素以外,贸易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的态度是,中国无意追求过大的贸易顺差,我们也无意追求过高的外汇储备。”为什么呢?成思危教授进一步解释道:外汇储备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大量外汇储备的结果是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受限制。因此,中国要在合理均衡的基础上,维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第三,稳定推动人民币汇率改革。成教授详细解释了“汇率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盯住美元,第二步盯住一揽子货币,第三步人民币完全自由可兑换。当美元是强势货币时,盯住美元是有好处的。但从长远看,贸易要向多元化、平衡化发展,第二步要变成盯住“篮子”货币。第三步就是完全自由可兑换。
汇率管理策略
谈到改进盯住“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应如何操作?成思危教授的建议是: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但是要增加灵活性,实行灵活的汇率目标区域制度。“在汇率目标缺失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央行货币当局不进行干涉;当货币目标趋于边界时,央行进行市场干预,大量买进或抛售外汇,这就是目标区域制度。这个制度的好处是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市场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央行还保持一定的控制。”成思危教授进一步解释道。
紧接着,成思危将话题层层铺展开来,同大家探讨了人民币汇率管理的几大问题。一个是多少外汇储备合适?凭借自己的研究,成教授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可以为6500亿美元,其中战略性储备4500亿美元,战术性储备2000亿;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加,根据模型算,他认为目前最多达到8000亿,即储备到目前的三分之一就够了,剩下三分之二要利用,不利用货币政策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怎么用?现在我国拿出三分之一,8000亿美元买美国的债券,但又遇到买还是卖的两难问题,卖则美元汇率下跌,买又更加受其绑架。成教授个人的意见是:少量的买卖可以,大量买卖不可行。另外,在对外投资、贸易上尽量争取进一步的平衡。
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是平衡内需和外需。中国无意追求过高的贸易顺差,在国外需求减少的情况下,外需减少造成的损失要靠内需来弥补。第三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要在企业利益和人民群众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讲座高度涵盖了成思危教授对汇率问题的深邃思考和严谨剖析。Q&A环节中,管院师生积极就“民间企业投资”和“通货膨胀与利率关系”等问题向成教授请教探讨,大家在悉心聆听大师智慧的同时收获新知,拓展视野。
新闻链接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兴业问学讲堂”
“复旦兴业问学讲堂”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在有效整合自身与中外学界、产业界、政界的合作资源基础上,以“兴邦立业 问道治学”为宗旨而创立的,由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冠名支持。其主要目标是致力于传播前沿管理思想和理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和企业的高速健康发展。成思危先生是该讲堂的第一期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