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峰教授主讲“人”是怎么不见的

发布时间:2009-02-27


新闻中心讯 2月23日晚6:30,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以下称“高研院”)“双周学术论坛:中国深度研究”在光华楼东辅楼103报告厅举行第九期讲演。本期论坛邀请高研院兼职教授、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写作学会副会长黄玉峰作为论坛主讲嘉宾。复旦大学哲学系王德峰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应邀担任评论嘉宾,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院长邓正来教授,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高研院副院长郭苏建教授出席论坛。
 


邓正来教授主持本期论坛,他首先介绍了出席论坛的讲演嘉宾黄玉峰教授和评论嘉宾王德峰教授和骆玉明教授。邓教授着意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中国深度研究”讲坛要邀请一位中学老师来做讲演,并还要聘请其为高研院兼职教授。他希望接下来黄教授的讲演以及听众的互动会引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讲演开始前,邓正来院长代表高研院为黄玉峰教授颁发了高研院兼职教授聘书。
 


随后,黄玉峰教授做了题为“‘人’是怎么不见的——上海高中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其解决途径”的主题演讲。首先,黄教授以设问的方式提出了他所关注的问题——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他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自由地生长, 让人性得到升华,是要让人快乐。而我们的中等教育有时候却给人带来了痛苦。那么,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

接着,黄教授分析了他所理解的目前中等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他用五种“主义”来概括,即“功利主义”、“专制主义”、“训练主义”、“科学主义”以及“技术主义”。这五个主义共同构成了“人”不见了的原因。第一,功利主义驱动。首先是教育目标出了问题,教育成了功利主义的工具。在国家功利主义和个人功利主义下,孩子每天被压得透不过气来,从小就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为分数而起早贪黑,奋斗不止;第二,专制主义坐镇。限制人的自由发展,限制人的个性发展,不让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这就是教育的专制主义。这样的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工具化、奴化、蠢化的教育;第三,训练主义猖獗。为了一个功利的目标,制定出一整套周密的训练体系。要根据统一的标准,不能有自己的思想,更不能有独立的思想、叛逆的思想,造成了“读书人不读书,成了习题人”的现象;第四,科学主义横行。黄教授指出教育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它是启迪人的灵性的工作。那些一刀切的所谓科学理念,往往坏了教育。比如,“减负”口号的提出、上课按照“师生互动”的标准评分、对学生过分强调创新等;第五,技术主义助阵。提倡科学主义的结果必然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技术化,变成了一种可批量操作行为。

结合近年来国内教育领域所发生的具体事例和实际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黄教授对上述五种主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阐释。结尾处,黄教授向在场的听众介绍了自己应对这些问题的基本做法。首先是向课堂上要效率,把课堂时间放在对经典文章的分析和讲解上;其次,在教法上,坚持重语感,重积累,重语文实践,重感悟的开放式语文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决不搞形式主义;再次,精读和泛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者的特点教学;最后,利用一切条件把语文学习延伸出去,比如听讲座、编刊物、办学旅等。黄教授希望在场的年轻一代可以担当基础教育的重任,成为教育界的真正的实干家,为神圣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王德峰教授首先对黄玉峰教授的讲演进行了点评。他指出,第一,被黄玉峰老师多年在教育前线的实践所感动。他认为讲演加深了自己对教育的体会,从而引出自己对教育的哲学思考。王教授指出,我们要正确理解学校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有限意义。他认为在一定意义上信奉“教育虚无主义”的信念;第二,他提出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应试教育剥夺了学生的所有时间;第三,教育的问题是整个社会自身病症的体现。
 


接着,骆玉明教授做了点评。他认为:第一,社会正处在社会变革期间,整个社会都在浮躁中;第二,他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出了问题的原因,因为中国经历了太多的灾难;第三,他指出,现在中国正处在中国文化的重心建构中。
 


讲演之后,在场听众针对本次讲演纷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如学生“德”和“才”的教育问题;如何评价高校自主招生中的一些问题;如何看待高考制度的利弊;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如何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等等,黄教授都给予了简明的回应。 

最后,邓正来教授做了论坛总结。他认为黄玉峰教授演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向我们开放出了两个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的问题:第一,教育问题实际上并不只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它还深刻地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从学生、家长、教师到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因此这是一个我们都可能参与其间的共谋结构,我们都脱不了干系;第二,在深陷这种共谋结构的同时,怎么样去改进,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都息息相关,如何在利益的得失之间去做一个长远的、可欲的架构设计,是每一个与教育发生关联的人的责任。
 


本次论坛论题关涉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中学教育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黄教授通过自己多年来在中学教育的实践,通过事例与事理的讲解,给在场听众呈现了他眼中中学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以及自己的应对途径,为在场听众开放出了很多隐而不显的问题,也激发了每个人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乃至未来的教育和学习的思考。